什么是蓝水、绿水?

发布时间:11/15/2021 5:18:19 AM

注:本文转载自科学网熊航博客

虚拟水(Vritual Water

英国学者约翰·安东尼·艾伦1993年提出虚拟水概念,以计算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用水量。这一概念认为,人们不仅在饮用和淋浴时需要消耗水,在消费其他产品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水。例如,一杯咖啡在种植、生产、包装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140升水,这相当于一个英国人平均每天的饮用和家庭生活用水量;一个汉堡包则需要消耗约2400升水。为此他获得2008年斯德哥尔摩水奖。

蓝水(Blue Water)和绿色(Green Water

1995年,绿水和蓝水的概念开始出现。瑞典专家提出绿水概念,所谓绿水,主要是指植物根部的土壤存储的雨水。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全球总降水的65%通过森林、草地、湿地和雨养农田的蒸散返回大气,称为绿水(绿水流);仅有35%的降水储存于河流、湖泊以及含水层中,称为蓝水。蓝水使用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使用后消耗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不再适合人类使用;另一部分回流进入生态系统,但经常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绿水最初被定义为蒸散流,是流向大气圈的水汽流,后来被定义为具体的水资源,即绿水是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植被蒸发消耗掉的水资源,尤其在雨养农业区是重要的水资源。

简单地说:绿水是指不可见的水,蓝水是指看得见的水。

在某一流域中,绿水(气态水)的循环供给陆生生态系统,蓝水(液态水)的循环供给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用水需求。绿水的循环反映了自然界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用水消耗。蓝水在地表和地下流动,从山顶到山脚,从陆地到海洋。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

1、直接利用主要是社会经济用水,包括雨养农业、木材、牧场等利用的绿水和灌溉、工业、生活等利用的蓝水
2
、间接利用主要是生态系统用水,包括与绿水相关的陆生生态系统用水和与蓝水相关的水生生态系统用水。

蓝水量 WB=WS+WG-WR

绿水量 WG=P-WB

WB 蓝水量;WS 地表水资源量;WG 地下水资源量;WR 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量;P 降水总量